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是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主要包括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
- 词条目录
- 2.1 公立医院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 2.2 医疗机构行业医改最新进展
医疗机构行业定义与分类
医疗机构行业定义
医疗机构是指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经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机构,主要包括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医院、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以及急救站等医疗机构。
医疗机构行业分类
医疗机构的类别共包括十二大类:
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专科医院、康复医院;
妇幼保健院;
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街道卫生院;
疗养院;
综合门诊部、专科门诊部、中医门诊部、中西医结合门诊部、民族医门诊部;
诊所、中医诊所、民族医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卫生保健所、卫生站;
村卫生室(所);
急救中心、急救站;
临床检验中心;
专科疾病防治院、专科疾病防治所、专科疾病防治站;
护理院、护理站;
其他诊疗机构。
医疗机构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公立医院改革取得较大进展
自2009年实施新医改以来,截至目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主要体现在:
从近几年的居民医保参保分析中不难看出,我国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参合率、补偿收益人次均保持了逐年增长,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8%以上,标志着我国已基本建立起了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施零差率销售。目前,正向村卫生室和非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基层基本药物价格比改革前平均下降30%。人事、分配、补偿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据调查,改革后财政和医保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入的补偿比例达到72%,比改革前提高了22个百分点。
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软硬件都得到很大改善,基层服务网底功能逐步显现。“小病在基层,大病去医院”的就医新秩序正在形成。
国家免费向全体城乡居民提供10类4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此外,针对特殊疾病、重点人群和特殊地区,国家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惠及近2亿群众。国家支持8000多个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在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超过2000家医院推进公立医院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大卫生体制下的管办分开。2012年以来公立医院改革最突出的成效在取消药品加成,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始探索在县市级医院实施。
卫生资源持续增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显著提升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卫生总费用持续增长,筹资结构不断优化,政府和社会卫生费用支出比重不断上升,而个人卫生费用支出比重持续下降,降低了个人的压力;二是卫生资源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数、卫生人员数以及床位数持续增长。
卫生服务利用状况显著改善
主要体现在门诊量、住院人数持续增长,床位利用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我国医院病床使用率达到90.1%。
医药费用控制初见成效
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8年以来我国医院门诊和医院人均医药费用总体上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但是从增长幅度来看,明显下降,如下图所示,2008年我国医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增长率均在10%以上,而到2012年分别下降至7.06%和5.25%。其中住院病人人均医药费增速更低的原因在于2012年公立医院开始试点取消药品加成,从而使得住院病人的药费增幅明显下降所致。
城乡卫生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2003年我国城乡居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比例分别为55%和21%,城镇显著高于农村,2012年这一比例分别增至75.28%和98.26%,农村反超城镇。城乡居民健康指标差距也在缩小,孕产妇死亡率城乡之比由2002年的1:2.61缩小为2012年的1:1.15;婴儿死亡率城乡差距也从2002年的20.9个千分点下降到2012年7.2个千分点。
医疗机构行业医改最新进展
2013年以来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进展情况如下表所示:
时间 | 进展 |
2013.1.7 | 湘雅二医院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新模式 |
2013.1.11 | 镇江市全面启动医药价格综合改革 |
2013.3.6 | 北京试点组建多个医疗联合体 |
2013.3.6 | 江西省推进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改革 |
2013.5.13 | 以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为契机 上海市探索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服务模式 |
2013.5.13 | 山东省济宁市力推乡镇卫生院“入托”公立医院 |
2013.5.13 | 福建省三明市实行公立医院院长、医生年薪制改革 |
2013.7.25 |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发布 |
2013.8.6 | 国务院医改办启动第一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自评估工作 |
2013.12.10 | 国务院医改办召开全科医生执业方式和服务模式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 |
医疗机构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医疗服务市场迅速扩展。2003-2006年,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稳步增长,到2006年,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91.81万个;2006-2008年,我国卫生机构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08年降至89.15万个,回到2005年的水平;新医改方案实施以来,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呈持续增长势头,到2011年,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95.44万个,其中,公立医院有1.35万个,民营医院有8437个;2012年的医疗机构数为95.03万家。
截至2013年9月底,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达96.1万个。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医疗机构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医疗机构行业领先机构
北京协和医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北京天坛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集团
上海仁济医疗集团
南京市鼓楼医院集团
上海鑫玺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西安高新医院有限公司
华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仁爱医院集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通策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爱尔眼科医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儿童医院
博生医疗投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