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再制造

简体 | 繁体 | 分享 | e 104
编辑次数: 8 次  更新时间: 2015-08-21 17:29:03
参考资料:
中国汽车再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010年5月底,工信部、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的定义: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能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再制造的定义

2010年5月底,工信部、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的定义:再制造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能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

1、广义再制造

从广义上看,再制造是指以装备全寿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废旧装备性能提升为目标,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环保为准则,以先进技术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进行修复、改造废旧装备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在产品设计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再制造性设计;在产品的服役至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信息跟踪;在产品的报废阶段,要考虑产品的非破坏性拆解、低排放式物理清洗,要进行零部件的失效分析及剩余寿命演变规律的探索,完成零部件好摩擦学性能的表面涂层的设和零部件尺寸超差部位的机械平整加工及质量控制等。

2、狭义再制造

狭义上的再制造主要包括再制造加工和再制造升级改造两方面内容:

(1)再制造加工

将有剩余寿命的废旧零部件作为再制造毛坯,采用先进表面技术、快速成形技术和修复热处理等加工技术,使其恢复或超过新品技术性能和应用价值。

(2)再制造升级改造

主要针对已达到技术寿命的产品,或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品,通过技术改造、更新,特别是通过使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改善提升产品的技术及信息化性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减少环境污染。

再制造的应用领域

1、国外再制造应用领域

再制造产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领域,发展潜力巨大。综合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再制造产业应用领域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大型工业装备、国防装备、铁路设备、农用机械、医疗设备和办公设备等领域。

 

图表1:再制造主要应用领域表
领域可用于制造的主要产品
汽车零部件发动机、传动装置、离合器、转向器、启动机、水泵、空调压缩机等
工程机械平地机、摊铺机、压路机刮板、挖掘机、盾构机、铲运机、推土机铲斗及其发动机、变速箱
机床车床、高精密磨床、铣床、刨床的变速箱、齿轮、轴承、电机、转子
大型T业装备(1)发电设备:汽轮机缸盖、风机叶轮、锅炉“四管”
 (2)煤炭设备:井筒、柱塞、防爆罩
 (4)石化设备:储油罐、高温高压反应容器、裂解炉管柱塞、套筒
 (5)钻井设备:泵、柱塞轴
 (6)纺织设备:捻机锭环、加捻器、摩擦盘、导丝器、卷绕槽筒
国防装备飞机、舰船、坦克、装甲车辆发动机、变速箱等
铁路设备内燃机车发动机、车轮等零部件、铁路钢轨、转向架、承载鞍、铁路轴承、轴承箱、滚子轴承
农用机械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农用运输车发动机、履带、变速器、电机
医疗设备核磁共振机、CT机
办公设备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硒鼓,空调、电冰箱、照相机、通讯办公设备 设备零部件,写字台、办公椅、档案橱柜、隔扇板及会议桌椅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国内再制造应用领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提到,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和轮胎翻新。

为推动再制造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再制造行业管理,引导再制造产品消费,根据《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及《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工信厅节[2010]192号),工业与信息化部共分三次审核、认定了再制造产品,再制造应用领域及产品范围逐步扩大。

 

图表2:2011年中国再制造产品(第一批)目录表
领域制造商产品
工程机械零部件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机械驱动桥、行星式液压换档变速箱、液压整体式多路换向阀、流量放大阀、液压油缸
矿山机械零部件山东能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液压支架立柱、刮板输送机中部槽、导向滑靴、电机轴、内齿圈
石油机械零部件松原大多油田配套产业有限公司陶瓷内衬复合油管
 胜利油田胜机石油装备有限公司耐磨防腐油管
电动机及其零件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YX3系列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YSPE2水泵风机专用高效率三相异步电动机
办公设备及其零件富美科技有限公司激光打印机用墨粉盒(硒鼓)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鼓粉盒、喷墨盒
轨道车辆零部件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铁道车辆滚动轴承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3:2012年中国再制造产品(第二批)目录表
领域制造商产品
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泵车上装、S管总成、铰链弯管、过渡套、出料口、搅拌叶片、搅拌轴、轴承座、料斗焊接件、臂架、固定转塔、臂架油缸、连杆、支腿臂、付梁、泵车主阀组、分动箱
 卡特彼勒再制造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液压泵、机油泵、水泵、活塞连杆缸套总成、气缸盖、喷油嘴
 千里马工程机械再制造有限公司履带式液压挖掘机
冶金机械零部件上海宝钢设备检修有限公司稳定辊(前后)、沉没辊、长边铜板、短边铜板
电动机及其零件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Y2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Z4系列直流电动机、YLV系列低压大功率电机、YVF2系列变频调速专用三相
  异步电动机、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汽车零部件三立(厦门)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起动机、交流发电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4:2012年中国再制造产品(第三批)目录表
领域制造商产品
机床产品及其零部件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滚齿机
 重庆第二机床厂有限责任公司卧式车床
 武汉华中自控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重型卧式车床、落地铣镗床、立式车床、数控龙门铣镗床
办公设备及其零件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碳粉盒
 南京田中机电再制造有限公司静电复印机
工程机械及其零部件洛阳瑞成轴承有限责任公司转盘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角接触球轴承
电动机及其零件上海电科电机科技有限公司YDT系列变极双速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YX系列高效率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内燃机及其零部件中国石油集团济柴动力总厂(再制造事业部)2000系列柴油机、3000系列柴油机、普通配套机、普通单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再制造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关于汽车零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及有关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定下了再制造产业的发展基调。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家发改委上报的《关于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及有关对策措施建议的报告》上批示:"同意以汽车零部件为再制造产业试点,探索经验,研发技术,同时要考虑定时修订有关法律法规。"

2008年3月,《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出台,批准14家企业开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汽车再制造的序幕由此拉开。

图表5: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主要法律、政策汇总表
颁布时间部门政策
2013-01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
2012-12国务院《"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2012-07国务院《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2-07工业与信息化部《轮胎翻新行业准入条件》
2012-07工业与信息化部《废轮胎综合利用行业准入条件》
2012-06国务院《"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11-12商务部《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1-09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
2011-0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0-12工业与信息化部《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
2010-09工业与信息化部《再制造产品认定实施指南》
2010-09工业与信息化部《轮胎产业政策》
2010-05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
2010-10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
2010-06工业与信息化部《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
2008-0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2008-0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
2006-02科技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2005-0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
2001-06国务院《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图表6:汽车再制造技术标准表
颁布时间部门政策
2013-01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再制造单位质量技术控制规范(试行)》
2012-10发动机分标委《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 机油泵》(征求意见)
2012-10发动机分标委《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 气缸体》(征求意见)
2012-10发动机分标委《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规范 气缸盖》(征求意见)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交流发电机》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起动机》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 转向器》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拆解》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分类》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清洗》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出厂验收》
2012-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汽车零部件再制造 装配》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汽车再制造产业链分析

汽车再制造产业链是汽车工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再制造行业的发展,完善了汽车工业的结构,使汽车制造产业链得以形成闭路循环。

汽车再制造产业链起始于汽车消费,汽车保有量规模的不断增加,为汽车再制造提供了可能。通过汽车回收和拆解服务商,把报废汽车中可利用的部分进行分类回收,提供给各类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商。汽车再制造商把回收来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拆解、清洗、检测、修复等一系列活动,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成为合格的产品,然后销售给消费者。

图表7:国外成熟汽车再制造产业链图
国外成熟汽车再制造产业链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汽车再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自2008年国家第一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启动以来,我国汽车再制造市场保持快速发展。根据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第二批试点企业分布的区域可以看出,汽车再制造企业主要分布于东部地区,占到88.24%。其中,长三角地区再制造试点企业占全国的比例最高,占到47%。另外,从国外再制造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来看,也集中在长三角地区。

具体行业财务指标、经济指标、效益指标等更多内容详见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汽车再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国际汽车再制造行业知名企业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

美国康明斯公司

美国Cardone Industries公司

美国威伯科公司

美国原厂配件公司(GPC)

美国Marshall Engines公司

德国采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

德国博世集团

日本JRC株式会社

中国汽车再制造行业领先企业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大众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潍柴动力(潍坊)再制造有限公司

武汉东风鸿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广州市花都全球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

评论载入中...

研究员周关注榜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