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行业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
- 词条目录
- 1.1 PVC行业定义
- 1.2 PVC产品分类及命名
PVC行业定义及分类
PVC行业定义
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简称PVC)是一种无毒、无臭的白色粉末,化学稳定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除少数有机溶剂外,常温下可耐任何浓度的盐酸、90%以下的硫酸、50%~60%的硝酸及20%以下的烧碱,对于盐类亦相当稳定;PVC的热稳定性和耐光性较差,在140℃以上即可开始分解并放出氯化氢(HCl)气体,致使PVC变色。PVC的电绝缘性优良,一般不会燃烧,在火焰上能燃烧并放出HCl,但离开火焰即自熄,是一种"自熄性"、"难燃性"物质。
基于以上特点,PVC具有优异的阻燃性、抗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耐磨性、综合机械性、质轻、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型材、异型材、管材、管件、薄膜、透明片、输血器材、板材、门窗、电绝缘材料、电缆护套等塑料制品。目前,PVC已经成为应用领域最为广泛的塑料品种之一,全球总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而居塑料产量第二位。PVC在工业、建筑、农业、包装、电力、电子、日用生活、公用事业等领域均有广泛应用,与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和ABS统称为五大通用树脂。
聚氯乙烯由氯乙烯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而成,聚合度n一般在500-2000范围内,其分子结构图如下: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PVC制造归入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国统局代码26)中的合成材料制造(C265)中的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C2651)。
PVC产品分类及命名
PVC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以下列出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PVC可分为:通用型PVC树脂、高聚合度PVC树脂、交联PVC树脂。通用型PVC树脂是由氯乙烯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形成的;高聚合度PVC树脂是指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链增长剂聚合而成的树脂;交联PVC树脂是在氯乙烯单体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和多烯的交联剂聚合而成的树脂。通用型聚氯乙烯由于制备方法简单、用途广泛,在现货市场上流通的绝大部分都是通用型的聚氯乙烯树脂,而高聚合度的和交联的PVC树脂一般在特殊领域应用较多。
(2)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获得方法来区分,PVC可分为电石法、乙烯法和进口(EDC、VCM)单体法(习惯上把乙烯法和进口单体法统称为乙烯法)。目前,世界上多为乙烯法PVC,而我国则主要以电石法PVC为主。
(3)根据氯乙烯单体的聚合方法,PVC的获得又有悬浮法、乳液法、本体法和溶液法之分。悬浮法以其生产过程简单,便于控制及大规模生产,产品适宜性强,是PVC的主要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内讲,悬浮法PVC的生产量约占总量的80%。本体法不用水和分散剂,聚合后处理简单,产品纯度高,但是存在聚合过程搅拌和传热的难题,生产成本较高,属于淘汰类工艺,其生产能力不到总量的10%,我国目前只有四川宜宾天原采用本体法生产PVC。乳液法聚合时以水为分散介质,制得的颗粒较细,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不佳,适宜糊树脂的生产,主要用于制造人造革、浸渍手套、纱窗、水田靴、工具把手、壁纸、地板卷材、蓄电池隔板和玩具等,我国PVC糊树脂的产量不到PVC总产量的4%。溶液聚合只用来生产涂料或特种产品。在美国,使用各种聚合方法生产的树脂比例是:悬浮法87.8%、乳液和微悬浮法6.4%、本体聚合法4.4%、溶液法1.4%。在我国,90%以上的PVC都是采用悬浮法制备生产的。
聚合法 | 特性 |
悬浮法 | 不含金属离子,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及热稳定性。 |
乳液法 | 颗粒较细,含杂质较多,电绝缘性及热稳定性不及悬浮法。 |
本体法 | 含杂质极少纯度高。热稳定性和电绝缘性优于悬浮法。 |
溶液法 | 含杂质极少纯度高,成本高,价格高。聚合物的分子量不高。 |
根据国标GB3402中规定的,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的产品型号由产品名称、聚合方法和用途的表示符号和黏数分类号等事项组成,如下图表所示:
PVC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PVC行业监管体制
PVC行业属于化学工业中的氯碱行业。该行业的宏观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通过不定期发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列明化工行业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的技术和项目,对该行业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
氯碱行业的行业协会组织为中国氯碱工业协会,其主要职能为:贯彻国家发展氯碱行业的政策,通过信息咨询、技术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服务等。
此外,氯碱行业还受到工商、质检、环保、安全等部门的监督。
PVC行业相关政策
(1)《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
2007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从产业布局、规模、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安全、健康、环境保护以及监督与管理等方面对氯碱行业的进入标准进行了规定,其中明确规定:新建氯碱生产企业应靠近资源、能源产地,除搬迁企业外,东部地区原则上不再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和与其相配套的烧碱项目。新建烧碱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新建、改扩建聚氯乙烯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新建、改扩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必须同时配套建设电石渣制水泥等电石渣综合利用装置,其电石渣制水泥装置单套生产规模必须达到2000吨/日及以上。鼓励新建电石法聚氯乙烯配套建设大型、密闭式电石炉生产装置,实现资源综合利用。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2005年1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布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的规定》(国发【2005】40号),对国家未来产业结构发展方向进行了原则性规定,标志着氯碱行业在未来几年中产业整合力度会不断加大。未来我国氯碱产业发展将呈现产业资源整合、装置大型化以及发展安全型工艺技术等趋势。
(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为规范市场竞争格局,促进产业健康发展,2005年12月2日,国务院批准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将"20万吨/年及以上氧氯化法制聚氯乙烯"列为鼓励类项目,将"新建年产20万吨以下乙烯氧氯化法聚氯乙烯项目、年产12万吨以下电石法聚氯乙烯项目"列为限制类项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有利于我国氯碱行业的产业整合,使产能逐步向有资源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龙头企业集中。
PVC行业相关规划
2011年5月,"十二五"石油与化工行业发展大会上,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秘书长表示,"十二五"期间,随着下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氯碱行业产业结构得到有效调整,行业快速扩张趋势或将见顶,产业扩张拐点将现。
"十一五"后期,氯碱行业产能扩张过快,2010年底我国烧碱产能达3021万吨/年,PVC产能达2043万吨/年。烧碱和PVC产能均居世界第一。产能比"十一五"初期增幅在68.3%,与此同时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这导致全行业开工率不高和恶性竞争更加激烈,产品价格进一步走低,全行业盈利能力降低。形成产能过剩的原因比较复杂,但随着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严格要求、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南的引导以及已经出现的落后产能的不断退出,过剩将逐渐缓解。
《氯碱行业"十二五"规划》指出,"十二五"期间,下游需求仍保持一定的增速,以氧化铝为代表的烧碱下游行业和以型材、管材为代表的PVC下游产业不断增加的需求,促进了烧碱和PVC的发展。
《规划》还指出,电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氯碱企业正常生产和盈利空间,甚至是决定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电力、石油、煤炭等能源供应紧张,对氯碱产业影响较大。电价每上涨一分钱,氯碱行业整体成本上涨11亿元,产业生存压力加大,如果下游产业传导顺畅,可缓解行业压力。电价走势决定氯碱工业的生存环境和发展速度。
《规划》鼓励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节能减排降低成本。推行氯减行业清洁生产方案,"十二五"末,实现烧碱和聚氯乙烯COD排放总量降低15%,烧碱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降低7%,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全部使用低汞催化剂,全行业实现三废达标排放。
此外,"十二五"期间还将推动电石行业淘汰落后、兼并重组,形成5-8个100万吨/年电石生产基地,电石产能控制在2800万吨左右。据统计,到2010年底,中国共有电石生产企业382家,产能约2600万吨/年,产量为1500万吨,而"十二五"末我国电石需求预计约为2700万吨/年,主要需求来自PVC行业。
PVC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PVC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1560家,比上年增加173家;全年实现销售额7813.09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37.83亿元,产品销售利润为657.53亿元。
状态描述指标 | 结论 |
行业产值 | 2011年PVC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6819.31亿元; |
2012年PVC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15.41亿元。 | |
行业销售 | 2011年PVC行业实现销售收入6664.99亿元; |
2012年PVC行业实现销售收入7816.09亿元。 | |
行业利润 | 2012年PVC行业实现产品销售利润657.5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为337.83亿元。 |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PVC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PVC行业国际知名企业
日本信越公司
台塑集团
韩华石油株式会社
韩国LG化学公司
日本东曹株式会社
PVC行业国内领先企业
神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
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渤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中泰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