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
水产品加工包括以鱼、虾、蟹、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和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业和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以及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鱼肝油、水解蛋白、鱼胶、藻胶、碘、甲壳质等的非食品加工业。
水产品加工行业定义与产品分类
水产品加工行业定义
水产品加工包括以鱼、虾、蟹、贝、藻等的可食用部分制成冷冻品、腌制品、干制品、罐头制品和熟食品等的食品加工业和以食用价值较低或不能食用的水产动植物以及食品加工的废弃物等为原料,加工成鱼粉、鱼油、鱼肝油、水解蛋白、鱼胶、藻胶、碘、甲壳质等的非食品加工业。
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可将水产品加工行业产品分为下列六类:
常见种类 | 详细 | 不包括 |
冷冻水产品 | 海水、淡水养殖或捕捞的鱼类、虾类、甲壳类、贝类、藻类等水生动物或植物进行的冷冻加工后的产品。 | 商业冷藏。 |
鱼糜制品及干腌制水产品 | 指鱼糜制品制造,以及水产品的干制、腌制等加工产品。 | 鱼肉、水产品类罐头制造,列入水产品罐头制造。 |
水产饲料制造 | 指用鱼骨、虾、贝等水产品生产饲料的加工产品。 | / |
鱼油提取及制品的制造 | 指从鱼或鱼肝中提取油脂,并生产制品的产品。 | / |
其他水产品 | 指对水生动物或水生植物进行的其他加工产品。 | / |
水产品罐头制造产品 | 包括鱼类罐头、虾贝类罐头、其他水产品的硬包装和软包装罐头;在船舶上从事的水产品罐头加工产品。 | / |
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行业监管体制
我国已建立起了以水产国家、行业标准为主体、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相衔接、相配套的比较健全的水产标准体系。这一体系体现在实施范围包括从养殖、加工到餐桌管理的全过程,确保提供给消费者符合卫生安全标准的高质量的水产品。迄今为止,现行水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已达640项,其中国家标准65项,行业标准575项,这些标准中水产品加工标准125项。这些标准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新形势下,为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水产品加工业的管理涉及机械、农业、轻工、食品、粮食等行业,属于多头管理的分散行业,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各行业根据自身需要开展工作,行业间互相交叉、重复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产品营销等以企业行为为主,重大技术创新、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等课题立项以及区域优势布局以政府行为为主。
国外农产品依托其专业协会有效地运作迅速抢占我国市场。日前我国建有的水产品加工协会分别有山东的鱼粉协会、广东的罗非鱼加工协会、福建的烤鳗加工协会、湖北的淡水鱼加工协会、威海的鱼糜制品加工协会等。随着水产品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行业协会在规范水产品出口秩序,应对国际贸易纠纷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行业政策动向
20世纪90年代,我国制定的水产品加工业相关政策主要有《水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规范》、《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出口水产品检验管理规定》、《水产品批发市场管理办法》等。此外,我国近年或即将出台的水产品加工行业政策主要有以下两个。
政策 | 颁发时间 | 主要内容/意义 |
《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 | 2010年3月10日 | 为加强进出口水产品检验检疫及监督管理,保障进出口水产品的质量安全,防止动物疫情传入传出国境,保护渔业生产安全和人类健康。 |
《关于促进水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 即将出台 | 鼓励、扶持发展国际先进的水产品加工流通业。 |
行业发展规划
从行业周期看,目前我国水产品加工优势区域已基本形成,因此国内水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仍存较大空间。且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消费品种的优化和消费理念的转型,我国水产品消费将会迎来长期增长。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的惠农政策仍在继续,水产品加工率的提升也是必然的趋势,水产加工企业追逐高毛利率品种的驱动因素不会减弱,可见水产加工业所面临的巨大发展机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直接利好水产业和水产加工业的发展,国家的支持和规范将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规划 | 主要内容/意义 |
渔业"十二五"规划 | ①完善现代渔业水产原良种体系,加快水产原种场和水产良种场建设,提高水产苗种质量和良种覆盖率。②健康养殖工程,加快推进标准化健康养殖、优化养殖品种结构和养殖区域布局。③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以自主创新和品牌建设为核心,以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为依托,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④设施装备工程,加强水产原良种场繁育、水生动物防疫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设施装备建设。 |
农业"十二五"规划 | 《规划》提出,水产加工业要形成完整高效产业链。统筹考虑捕捞、养殖、加工三者关系,处理好生产、加工、流通、消费以及国内需求与国际贸易的关系,形成完整、高效、良性的产业链。制定必要的引导性产业政策和扶持性财税信贷政策,克服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下自发、盲目发展带来的弊端,促进水产加工业健康发展。 |
水产品加工行业发展状况
(1)行业发展规模
2012年,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取得了较快发展。行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512.98亿元,同比增长19.94%;实现销售收入4328.91亿元,同比增长20.20%;利润总额为236.08亿元,同比增长23.44%。2013年1-9月,中国规模以上水产品加工行业产成品为228.4亿元,同比增长7.54%。
2012年,在水产品加工行业的企业总数中,规模以上的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数目较多,分别有1020家和498家,其次是其他性质企业,共有315家,无论是从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还是从利润总额上看,私营企业都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总体看来,中国水产加工行业的市场化竞争程度较高。
(2)行业发展水平
当前我国渔业及渔业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水产品加工能力、加工企业发展、加工产品的种类和产量和加工技术及装备建设发展成效明显,鱼类、虾类、贝类、中上层鱼类和藻类加工工业体系正在建立并逐渐完善。在烤鳗、鱼糜和鱼糜制品、紫菜、鱿鱼丝、冷冻小包装产品、海藻类等方而食品大规模地被开发和推广,不仅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也达到或接近世界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薄弱、加工与综合利用率比较低、加工产品品种少附加值低、装备落后、标准体系不健全、产品质量不高等方面的不足。
劳动力密集型水产加工企业亟待转型。我国水产加工业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初步加工、粗加工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拉长了渔业产业链,实现了水产品的三次加工增殖,水产品加工向系列化、多样化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各地还开展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国际通行的水产品质量控制标准的培训和实施,保鲜、加工体系建设得到加强。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水产品加工行业竞争状况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迅速成长,行业开放性逐渐提高,2012年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目前中国大陆规模以上的水产品加工企业有1936家,经过快速发展阶段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的锤炼,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2012年,民营企业占整个水产品加工企业数目高达70%以上,在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中已占据重要地位,其中又以私营企业数量最多,2012年达到1020家,所占比重为52.69%。因此,我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私营企业已具备一定的市场地位。
2、不同性质企业市场规模
2012年,民营企业的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6.62%,其中,私营企业所占比重为42.07%,可见,私营企业由于企业数量多,分布区域广,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三资企业,所占比重为32.16%,说明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开放性提高,三资企业在大陆投资设厂门槛降低,使其已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国际水产品加工行业知名企业
GALLANT OCEAN公司
太平洋恩利
中国水产品加工行业知名企业
赤山集团有限公司
好当家集团有限公司
靖海集团有限公司
青岛浩大实业有限公司
青岛正进集团有限公司
长乐市聚泉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阿掖山集团有限公司
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
福州百洋海味食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南海佳鸿水产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