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 词条目录
- 2.1 地质工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 2.2 地质工程行业需求环境分析
- 4.1 地质工程企业主体类型
- 4.2 地质工程行业竞争格局
地质工程行业定义及分类
地质工程领域是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以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技术、数学地质方法、遥感技术、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为手段,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先导性工程领域。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地质问题、所需各类矿产资源、水资源与环境问题等是社会稳定持续发展的条件和基础。地质工程领域服务范围广泛,技术手段多样化,目前,从空中、地面、地下、陆地到海洋,各种方法技术相互配合,交叉渗透,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立体交叉的现代化综合技术和方法。
地质工程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地质工程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地质工程企业涉及地质勘查、钻探企业,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企业,建筑施工企业等企业主体,相应的行政管理部门涉及国土资源部及其下辖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其下辖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等,各部门的相关职责如下:
| 监管部门 | 相关职责 |
|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局) | 是我国固体矿产勘查工程技术服务行业的主要监管部门。 |
| 其主要职责包括:负责制定、执行国家有关矿产资源勘查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组织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地质勘查规划;管理探矿权的审批登记发证和转让审批登记;承担矿产资源储量管理工作;实施地质勘查行业管理,审查确定地质勘查单位的资格,并管理地勘成果;管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查和评价工作;安排并监督检查国家财政拨给的地勘费和国家财政拨给的其他资金等 | |
|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 承担建立科学规范的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责任。组织制定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国家标准,制定和发布工程建设全国统一定额和行业标准,拟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方法、经济参数、建设标准和工程造价的管理制度,拟订公共服务设施(不含通信设施)建设标准并监督执行,指导监督各类工程建设标准定额的实施和工程造价计价,组织发布工程造价信息。 |
| ◆ 承担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责任。拟订建筑工程质量、建筑安全生产和竣工验收备案的政策、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组织或参与工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拟订建筑业、工程勘察设计咨询业的技术政策并指导实施。 | |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 负责全国地质工程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地质工程活动的作业单位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 |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从事地质工程业务的单位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地质工程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地质工程行业需求环境分析
2012年,我国深入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在松辽盆地外围、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羌塘盆地、柴达木盆地、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黔中隆起等地区,发现了新的储油层和目标区;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调查评价、整装勘查区攻关示范;全面完成省级煤炭、铁、铝等25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新增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重点成矿区带增至20个;2012年新增第二批整装勘查区31个,整装勘查区总数为78个。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地质工程行业市场竞争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地质工程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截至2011年末,我国地质勘查资质单位数量已经从2006年的1722个增长至2239个。其中,河北地区的数量最多,达到140个;其次是内蒙古的138个;山东、黑龙江、陕西及新疆地区的资质勘查单位数量也超过了100个。全国具有最高等级甲级资质的单位有968个,占43.23%;具有最高等级乙级资质的单位有526个,占23.49%;具有最高等级丙级资质的单位有745个,占33.27%。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
全国有各类各级地质勘查资质共计6116个。其中:甲级资质1942个,占31.75%;乙级资质2175个,占35.56%;丙级资质1999个,占32.68%。
资料来源:国土资源部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地质工程行业市场竞争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地质工程行业竞争分析
地质工程企业主体类型
中国地质勘查主体主要有三大类: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公司、局级地方性地勘单位及大型矿业公司下属勘查企业。
| 类型 | 企业名称 | 主要任务 |
| 专业勘查技术服务公司 | 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性质地质勘查服务主体,为中色集团、中冶集团、北方工业、中辉国际等国内矿业公司提供了大量的海外地质勘查技术服务 |
|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 ||
| 局级地方性地勘单位 | 云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局 | 公益性探矿技术工作实施的主体,也是近年来“走出去”商业性地质勘查技术服务的重要实施力量之一 |
| 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 ||
|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 ||
|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 ||
| 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 | ||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 ||
| 大型矿业公司下属勘查企业 | 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 矿业企业资源勘探工作的重要后援 |
| 中钢集团天津地质研究院 | ||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产研究院 | ||
| 金川集团矿山工程分公司 |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地质工程行业研究小组整理
地质工程行业竞争格局
从进入壁垒来看,中国地勘行业存在区域壁垒,各省都有自己的地勘事业单位,省内的地质技术服务企业,外省地勘单位难以进入。从单位性质来看,目前我国以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为主。2011年全国地勘单位总收入中,属地化管理的地勘单位1040.92亿元,占34.10%;中央管理的地勘单位255.05亿元,占8.35%;其他地勘单位1756.74亿元,占57.55%。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地质工程行业市场竞争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地质工程行业国内领先企业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
中国煤炭地质总局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
北京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东北煤田地质局
中色地科矿产勘查股份有限公司
中矿资源勘探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省地质建设工程集团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