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血液制品

简体 | 繁体 | 分享 | e 100
编辑次数: 6 次  更新时间: 2014-03-17 17:06:46
参考资料: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血液制品主要是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各种凝血因子等。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血液制品行业定义与分类

血液制品行业定义

血液制品主要是以健康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各种凝血因子等。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血液制品是从血浆中7%的蛋白质分离提纯而成的物质,其成分主要包括:白蛋白(60%)、免疫球蛋白(15%)、凝血因子(<1%)、其他蛋白成分(24%)。

图表:血液、血浆、血浆蛋白成分及其占比示意图(单位:%)
血液、血浆、血浆蛋白成分及其占比示意图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国把血液制品归入医药制造业(国统局代码C27)中的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C2760)。

血液制品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按照功能和结构的不同,血液制品可分为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

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血液制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近年来我国出台的血液制品主要政策主要包括:

图表:国家对血液制品的相关管理政策

时间 相关政策
2008年 国家卫生部发布《单采血浆站管理办法》::划定单采血浆站的采浆区域,保证足够的供血浆者数量,满足原料血浆年采集不少于30t,新建站3年内达到年采浆量不少于30t;血液制品生产单位注册的血液制品不少于6个品种,承担计划免疫任务的血液制品品种不少于5个品种,才批准其建立新血浆站。
2009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推动药品生产企业实施药品质量授权人制度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关于印发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

2010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实施﹤中国药典﹥2010年半有关事宜的公告》(2010年第43号),2010年10月1日开始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2011年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将促进产业升级,加速行业整合。

《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工作安排》:(1)扩大医保覆盖(2)提高医保补助(3)提高报销水平(4)提高公共卫生费标准。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药物生产监管工作的意见》:有利于进一步强化行政区域内基本药物生产及质量监管工作,提高监管效率和执法能力。

《药品出厂价格调查办法(试行)》:号称要从源头掌握情况,给药品价格施压。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采供血机构设臵规划(2011-2014)》,将省内的单采血浆站由近20个缩减到4个,由于贵州是国内的采浆大省,该规划将导致全国血浆原来供应短期减少20%。未来国内血制品供需矛盾将爆发,有可能倒逼血液制品相关政策调整,以缓解临床需求,行业景气度有望再上一个台阶。

2012年 卫生部面对血液制品供需矛盾加剧的情况,提出“十二五”血液制品“倍增”计划。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血液制品行业需求环境分析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传染性疾病高发等也均给血液制品行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据有关人口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将对血液制品的消费带来较大的促进作用。

血液制品行业产业链分析

血液制品的原料是血浆,来源于献浆员,主要是血浆站附近的居民。由血浆到产品这个过程在生产企业内部完成,产品经过批签发后,直接销往医院、渠道商或是出口,最终由医院提供给患者。

生产企业占据了包括血浆站、生产到出货的大部分链条。企业对献浆员的数量与积极性的控制能力较弱,主要与观念及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目前,终端产品供不应求,生产企业处于强势状态。

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生产血液制品,80年代行业步入快速发展,高额的利润吸引了许多并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单位加入到血液制品的生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隐患突出。199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血液制品管理条例》,标志着我国对血液制品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随着2004年国家加大对浆站的整治力度,一系列行业监管政策陆续出台,行业发展逐渐规范有序。

从行业发展规模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有24家,与上年持平;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49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43.99亿元,同比增长13.79%;实现利润总额46.51亿元。

图表:2011-2012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状态描述总结表

状态描述指标 结论
规模以上企业数

2011年血液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4家;

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4家。

行业生产规模

2011年血液制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2.49亿元;

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6.49亿元

行业销售规模

2011年血液制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26.54亿元;

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43.99亿元。

行业利润

2011年血液制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1.82亿元;

2012年血液制品行业实现利润总额46.51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国际血液制品行业领先企业

百特(Baxter)

葛兰素史克(CSL)

Talecris

西班牙基立福(Grifols)

Octapharm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领先企业

北京天坛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莱士血液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远大蜀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中国血液制品行业竞争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中国血液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24家,其中,其他性质企业所占比重最大,有10家,占比为41.67%;其次分别是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分别有6家和5家,占比分别为25 %和20.83%。

图表:2012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按企业数量)(单位:%)
2012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按企业数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而从销售收入上看,国有企业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2012年所占比重为39.67%,高于其数量比重;其他性质企业数量比重高达41.67%,但其销售收入比重仅为16.98%。

图表:2012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按销售收入)(单位:%)
2012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竞争格局(按销售收入)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

评论载入中...

研究员周关注榜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