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服务热线400-068-7188

信用卡

简体 | 繁体 | 分享 | e 100
编辑次数: 7 次  更新时间: 2014-04-04 16:27:36
参考资料:
中国信用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的种类不断增多,概括起来,有广义信用卡和狭义信用卡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片均可成为信用卡。广义上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等。

信用卡的定义与分类

信用卡的定义

随着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信用卡的种类不断增多,概括起来,有广义信用卡和狭义信用卡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片均可成为信用卡。广义上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等。

从狭义上说,信用卡主要是指由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发行的贷记卡,即无需预先存款就可贷款消费的信用卡,是先消费后付款的信用卡;国内的信用卡主要是指贷记卡,同时存在准贷记卡(先存款后消费,允许小额、善意透支的信用卡)。

本文中所提到的信用卡是指狭义上的信用卡,即贷记卡。信用卡的相关收费项目如下表所示。

图表1:信用卡的相关收费项目
序号信用卡相关收费项目
1年费或月费(新卡收到后,即使未开卡消费,就算是旧卡处于清偿状态,也会开始累计年费)
2循环信用利息(以台湾为例,法定年息上限20%)
3预借现金的手续费
4迟交的违约金
5刷卡手续费(通常由信用卡特约商店支付:少数店家会要求消费者另外负担此费用,俗称刷卡加7%)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信用卡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信用卡可分为不同的类别,见下表所示。

图表2:信用卡的分类
分类标准信用卡的类别
按发卡组织维萨卡、万事达卡、美国运通卡、JCB卡、Discover发现卡(美洲)、联合信用卡(台湾)、大来卡、NETS(新加坡)、BC卡(韩国)、中国银联卡(中国大陆)、Banknetvn(越南)等。
按币种单币卡、双币卡。
按信用等级普通卡(银卡)、金卡、白金卡、无限卡等。
按是否联名发行联名卡、标准卡(非联名卡)、认同卡。
按卡片形状及材质标准卡、迷你卡、异形卡、透明卡等。
按信息储存介质磁条卡、芯片卡。
按卡片间的关系主卡、附属卡。
按持有人的身份个人卡、公务卡、公司卡。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环境分析

中国信用卡市场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1997-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各类法律法规来指导和规范信用卡的使用,主要法律法规见下表所示。

图表3:1997-2013年信用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
发布时间政策法规名称主要内容
2013-03《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风险防范指引》明确提出了互联网支付机构整体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2012-01《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强制实名认证、禁止信用卡透支充值、允许支付个人消费信贷还款等。
2011-03《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提出了金融IC卡应用的总体目标,就金融IC卡受理环境改造、商业银行发行金融IC卡提出了时间表。
2011-01《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从信用卡业务准入、发卡业务管理、收单业务管理、业务风险管理、监督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2009-08《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从信用卡的发卡营销管理、收单业务与特约商户管理、催收外包管理以及投诉处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规范要求。
1999-03《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信用卡的风险管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1997-12《支付结算办法》对信用卡的发卡机构、申请人以及使用条件都进行了相关的说明。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信用卡市场发展技术环境分析

信用卡的核心技术是信息存储方式,早期的信用卡信息都印在卡面上,无非是持卡人姓名、住址和卡号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普及,信用卡本身的信息含量增加,目前主要有磁条卡、芯片卡和无线辨识系统(RFID)三大类。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2007-2013年我国信用卡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

图表4:2007-2013年我国信用卡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单位:项)

 2007-2013年我国信用卡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变化图(单位:项)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信用卡市场运行状况分析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38.33亿张。其中,借记卡累计发卡量34.70亿张,同比增长18.71%;信用卡累计发卡量3.64亿张,同比增长20.33%。信用卡累计发行占比为9.49%,较2012年末小幅上升。

图表5:2008-2013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行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张,%)

 2008-2013年中国信用卡累计发行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亿张,%)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信用卡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基于五力模型的竞争环境分析

潜在进入者的进入威胁分析

金融产业属政府特许的产业,新进业者须经申请并经由政府主管机关审核,核发执照后才能设立。依《支付结算办法》规定,申请发行信用卡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必须具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条件。故新进者进入市场时,需要跨过一定的政策门槛,才能进入市场竞争。

此外,面临已饱和信用卡市场,加上既有发卡机构规模经济之成本优势,新进入者很难在短期间克服这些问题;如采取产品差异化或建立品牌忠诚度(通常须透过广告、办卡赠品、优惠权益等),会使新进业者花费庞大的成本才能取得市场造成立即进入障碍,规模经济门槛亦随着提高。

图表6:信用卡行业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吸引力评价目前的信用卡业务盈利状况一般,但未来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吸引力一般
进入壁垒具有较高的准入门槛。威胁较低
市场饱和度目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新进入者进入难度较大。威胁较低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间接替代品的替代威胁分析

目前信用卡的间接替代品为智能手机的支付系统。而随着手机用户的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和3G网络的逐步推广,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数也逐年提高。2012年,我国手机支付用户数超过了2亿人。

图表7:信用卡行业替代品威胁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替代品使用情况手机支付用户数不断提高,对信用卡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压力较大
替代品价格目前一般的智能手机安装支付系统后都具有支持手机支付的功能,且智能手机的普率不断提高。压力较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分析

从信用卡行业的供应商方面来看,主要包括卡片制造商和国际信用卡组织。

在卡片制造商方面:国内信用卡生产制造主要被国内少数几家企业所占据,前十家信用卡制造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0%左右,因此卡片制造商的议价能力较强。

在国际信用卡组织方面:VISA、Master Card、JCB、美国运通、等为中国市场五大信用卡品牌,国际组织将其品牌商标授权予信用卡发卡机构及收单机构使用,提供交易授权及帐款清算之平台服务,让持卡人可于全球特约商店签帐消费,并扮演发卡与收单机构之交易争议的仲裁角色。国际组织因其角色特殊,又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有较高的议价能力。

图表8:信用卡行业对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上游供应情况上游供应量有限,对信用卡行业的议价能力较强。议价能力较弱
上游产品独特性上游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议价能力较弱
前向一体化由于技术和品牌的原因,前向一体化难度较大。议价能力较弱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下游消费者的议价能力分析

目前国内前8家发卡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5%以上,且并且发卡市场主要由国有商业银行占据主导地位。因而,从这个角度看,消费者的议价能力相对较低。

发卡机构为了达到经济规模,以降低营运成本,纷纷提供各种消费优惠及服务,希望争取消费者的青睐,从一开始办卡赠品、到消费促销的红利点数、现金回馈,最后到日常生活之停车优惠、汽车拖吊、旅游保障等。从这个方面来看,消费者的议价能力较强。整体而言,消费者的议价能力一般。

图表9:信用卡行业对下游消费者议价能力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下游情况下游消费者数量众多,但具有选择不同银行信用卡的权利,银行业能针对不同的消费者发放不同级别的信用卡。议价能力一般
使用情况由于信用卡具有诸多的优点,因此信用卡普及率逐渐提高。议价能力增强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内现有主体的竞争分析

从行业内部方面来看,国内各大信用卡发行机构为各大银行,在目前信用卡市场趋于饱和,风险逐渐上升的背景条件下,信用卡发行机构之间的竞争强度有所减少。

图表10:信用卡行业现有企业竞争分析
指标表现结论
竞争者数量主要发卡机构为大型银行,前8家银行的市场占有率高达85%以上,市场结构基本稳定。竞争强度不大
竞争层次主要体现为服务的竞争,不同发卡机构实行的是差异化竞争。竞争强度较大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行业五力分析总结

根据以上分析,对各方面的竞争情况进行量化,1代表最大,0代表最小,国内信用卡行业的竞争情况如下图所示。

图表11:国内信用卡行业五力分析结论

 国内信用卡行业五力分析结论

资料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国际信用卡行业知名组织

Visa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

JCB

中国信用卡市场领先企业

中国工商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

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

招商银行

中信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

兴业银行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2000个字

评论载入中...

研究员周关注榜

 
 
A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下载二维码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