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旅游业既包括直接旅游企业(如旅行社、交通客运企业和旅馆企业),也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如餐馆和游览娱乐企业),同时还包括支持其业务展开的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目的地旅游业组织。前瞻将旅游业子行业定义为:旅游景区、酒店业、餐饮业、旅行社4类。
旅游业定义与三要素
旅游业的定义
旅游业既包括直接旅游企业(如旅行社、交通客运企业和旅馆企业),也包括间接旅游企业(如餐馆和游览娱乐企业),同时还包括支持其业务展开的各级旅游管理机构和目的地旅游业组织。前瞻将旅游业子行业定义为:旅游景区、酒店业、餐饮业、旅行社4类。
旅游业三要素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它是一个产业群,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及景区,是旅游业根本;旅游设施,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游乐等;旅游服务主要是旅行社。旅游业的发展取决于这些要素的全面发展,其中景区是根本。
旅游业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支持旅游业发展
(1)"中国旅游日"的设立
2011年4月1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自2011年起,每年的5月19日为"中国旅游日"。设立"中国旅游日"表明国家对旅游业的发展更加重视。分析认为,设立"中国旅游日",是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贯彻落实,也标志着我国旅游业正迈入一个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的新时代。
对旅游业的影响
"中国旅游日"的设立,有利于社会各方面更加关注和重视旅游业发展,不断优化旅游发展环境,积极促进旅游消费,推动旅游业发展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并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为国家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服务。
(2)《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2011年12月,《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整体目标已经明确。作为我国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将在未来五年保持高速增长。
按照《规划》目标,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将提高到2.3万亿元,年均增长率10%。其中,设定增长率最快的为国内旅游收入,将从2010年的1.15万亿元上升到2015年的1.9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1%。
《规划》还显示,我国将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将坚持以培育主业清晰、发展路径明确、竞争优势明显的大型旅游集团为基本方向,依托有竞争力的旅游企业,鼓励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及上市。
(3)《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2年8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批转交通运输部等部门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的通知》(下称《通知》),批准重大节假日小型客车免收通行费。根据《通知》,今后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大国家法定节假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全国收费公路小型客车(7座以下含7座)免收通行费。该政策的实施,降低了旅游者(尤其是自驾游者)的出行成本,提升了旅游者的出行意愿,有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国家支持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
从政策走向上来看,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对部分地区还给以财力、人力、客源的支持。"十一五"时期,中央财政投入30亿元,用于旅游宣传促销和旅游景区服务设施开发补助;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中西部地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各地方政府也明显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入。
2011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未来五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是指导"十二五"时期我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进一步加快发展红色旅游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推动旅游市场规模扩大
当前,世界经济存在二次探底的危险性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十二五"时期扩大内需和调整结构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旅游业作为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的重要内容,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之前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的建设,财政补贴以及减税等政策引发了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激增,导致了交通格局和居民出行方式的变化,也将推动旅游市场规模不断壮大。中国的铁路、公路和航空及城市地铁等基础建设设施正逐步完善并飞速发展,为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这表明国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方式变化在大大加速,国家将更加重视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加重视旅游业发展。
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3年中国旅游收入为2.9万亿元,同比增长13%;国家的旅游人数达到32.5亿人次,同比增长11%。出境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的,达到了9730万人次,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达到了478亿美元,新增的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了50多万人。预计到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57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6.42万亿元。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低碳旅游景区
安徽黄山风景区
北京蟹岛生态园
上海世博园
深圳东部华侨城
焦作云台山
国际旅游业知名企业
美国胜腾旅游集团
万豪国际集团
喜达屋集团
瑞士旅业集团(Kuoni)
中国旅游业领先企业
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深圳华侨城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首都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