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中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
- 词条目录
- 1.1 火力发电行业定义
- 1.2 火力发电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 2.1 火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 2.2 火力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火力发电行业定义与分类
火力发电行业定义
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的方式的总称。中国的火电厂以燃煤为主。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火电行业属于D门类(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下属的44大类(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的441中类(发电)中的4411小类。
行业及代码 | 子行业及代码 | 行业描述 |
发电(441) | 火电(4411) | 煤电、气电、油电等 |
水电(4412) | 包括常规机组和抽水蓄能机组 | |
核电(4413) | 核能转化成热能在转化成电能 | |
其他(4419) | 以风电为主,太阳能、潮汐、地热为辅 | |
电网(4420) | 电网(4420) | 电力供应行业,包括输电和配供电 |
如表中所示,火电行业与水电、核电和其他能源发电并列属于发电行业。发电和电网行业又并列处于电力行业。发电行业的各个子行业之间存在一些替代关系,尤其是水电行业和新能源发电行业对火电的替代关系。
火力发电行业主要产品分类
火力发电按其作用分单纯供电的和既发电又供热的。按原动机分汽轮机发电、燃气轮机发电、柴油机发电。按所用燃料分,主要有燃煤发电、燃油发电、燃气发电。
火力发电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火力发电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时间 | 政策 | 内容 |
2011年12月15日 | 《关于做好2012年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通知》 | 落实价格调控政策,稳定发电用煤价格,其中合同电煤控制价格涨幅在5%以内,并设定市场交易电煤最高限价。 |
2011年11月25日 | 《关于促进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 | 力争到2015年,全国低热值煤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00万千瓦,年消耗低热值煤资源3亿吨左右,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高效、技术先进、生产稳定的低热值煤发电产业健康发展格局。 |
2011年7月29日 |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标准均降到欧洲现行标准的一半,其中氮氧化物的防治门槛高达100mg/Nm3。增设了汞及其化合物控制指标。 |
2010年 | 《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 | 提高火电机组脱硫效率,完善火电厂脱硫设施特许经营制度;完善二氧化硫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区域二氧化硫总量减排目标;完善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标准和评价指标,加强对重点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评估验收,确保电力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按期完成;建立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新建、扩建、改建火电厂应根据排放标准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要求建设烟气脱硝设施,重点区域内的火电厂应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安装脱硝设施,其他区域的火电厂应预留烟气脱硝设施空间;加大颗粒物污染防治力度,火电厂应采用袋式等高效除尘技术。 |
火力发电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十一五”期间,全国供电煤耗平均累计下降37克标准煤/千瓦时。2010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下降到333克标准煤/千瓦时,超过“十一五”规划目标值22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在统计的21家主要发电集团公司中,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神华等19家集团公司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上海申能集团公司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克;河北建设集团公司、甘肃电投集团公司等2家供电煤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火力发电行业产业链分析
火力发电的主要原料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因此火力发电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的采集和加工业,下游产业主要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用电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发电设备,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售对象是电网公司。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火力发电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电力工业也取得了高速增长。截止至2011年底,中国现役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中火电占72.50%,水电占21.83%,其他发电方式占比5.67%,火力发电仍然是中国主要的发电方式,是电力生产的主力军。
截至2013年末,全国火电发电总量8.6亿千瓦,同比增长5.7%。前瞻认为,鉴于新能源发电在我国发电总量中所占比重上升,以及新能源发电良好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为传统的火力发电行业面临着煤炭资源未来减少或者枯竭的资源方面压力,还有环境保护需做出的技术改进方面压力。但是,由于现阶段我国电力供给相对紧张,能源结构中煤炭占比依旧很高,以及新能源发电在技术和成本方面还有待提升,火电发展显现比较平稳。
具体内容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领先企业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国投华靖电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大唐华银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漳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通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火力发电行业竞争分析
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中国火电行业,从整体上来看可以分为国家五大发电集团、非国电系国有发电集团、地方发电集团及民营及外资发电企业。
五大发电集团是指华能集团、大唐集团、国电集团、华电集团和中电投集团;非国电系国有发电集团包括三峡总公司、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电力板块、神华集团电力板块、华润集团电力板块等四小发电集团;地方发电集团包括申能集团、粤电集团、河北建设投资集团等地方拥有的电力集团及两大核电集团;民营及外资发电企业是指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的一些电力集团。其中中电投集团,三峡总公司等拥有水电容量较多,核电集团没有火电资产,其他中央、地方、外资等电力企业装机大部分以火电为主。
当前和未来几年里,中国电力市场上的竞争主要不在发电运营端,而是在投资端。一家企业在地区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与其有效发电容量的大小。所谓有效发电容量内涵丰富,相对于小火电,大容量火电机组是有效的,相对于偏僻机组,坑口路口港口机组是有效的,相对于高排放机组,清洁环保机组是有效的。总之,在竞争压力面前,各发电企业都重视提高自己在区域内的有效装机容量,进而在随后政府定产的过程中,居于有利地位。
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
火电行业上游供应商主要是火电设备生产商和发电燃料供应商。过去5-6年的时间中国经济处于一轮高速发展的周期,用电增速十分强劲,这给上游供应商带来了订单压力,更带来了滚滚的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在电煤紧缺,运力紧张,设备订单排满的氛围之下,中国火电行业渐渐失去了定价权,煤炭价格已经超出了火电行业可以控制的范围,甚至连政策的威慑力和控制力都不足以制约飞涨的煤价。
下游客户议价能力
火电行业和其他电源类型发电行业一样,下游客户包括三次产业的企业客户和城乡居民客户,居民用电量比较稳定,增速也很稳定,一般在分析时不予考虑,影响电力行业的最大下游客户当属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尤其是一些高耗能行业。例如钢铁、有色、化工和建材等。这些行业都是原材料行业,为下游的房地产、轻工业等提供原材料,这些基础性的行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产能易增不易减等特点,因此在经济周期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总的来看,电力下游客户除了在用电总量上对电力行业造成较大拖累外,在具体购电方式上不具有很多话语权,电力销售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
火电行业替代品
电力这种能源本身是二次能源,具有非常多一次能源所不具备的优点,大量动力机都在使用电力,从技术的角度看,电力在当前可以预见的时期内不存在替代品。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5F | 2020F | |
总装机增速 | 22.3% | 14.4% | 11.1% | 10.2% | 10.08% | 6.45% | 4.13% |
火电增速 | 26.0% | 14.6% | 8.2% | 8.2% | 8.37% | 5.75% | 3.71% |
水电增速 | 10.8% | 11.5% | 15.7% | 14.0% | 8.44% | 7.59% | 4.8% |
核电增速 | 0.0% | 30.9% | 0.0% | 0.0% | 19% | 25.86% | 13.10% |
风电增速 | 47.7% | 115.5% | 121.8% | 92.26% | 93% | 24.52% | 10.29% |
然而就火电来说,其他电源类型将会产生重要的替代作用。从上表中不难看出,2020年以前,非火电发电装机增速均要大大高出火电的装机,这是在产能领域形成的替代效果,从调度次序上看,风电和核电等调度次序远高于火电,水电也是如此,因此,在产量领域其他电源类型也要对火电有不小的替代。
当前的新型能源类型例如核聚变和核裂变,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氢能和燃料电池,可燃冰发电,天然气煤层气沼气发电,垃圾和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地热和海洋能发电等等,这些新能源的发展对火电行业形成挑战。总的趋势是可再生发电方式替代非可再生的发电方式、清洁发电方式替代有污染有排放的发电方式。
行业潜在进入者
潜在进入者主要包括各种有意于进入火电行业的国内其他行业投资主体,以及有意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电力投资主体。火力行业的进入壁垒比较高,首先是资源壁垒较高,主要包括燃料资源和电源点位置资源。火电存在最优地理布局的问题,这种布局点既要能便于获得煤炭资源,又要在电网拓扑结构中处于有利位置,这种节点本身是难得的资源,而这些资源也基本上瓜分殆尽。此外,政策和技术方面也存在一些壁垒,例如在中国境内从事火电行业开发经营必须要获得电监会的许可,相应技术积累,专业人员积累都是问题,而且火电审批程序和要求在各种电源类型中比较高。所以跨行业投资的难度很大,主要的潜在进入者应该是国外电力巨头。然而中国电力行业政策性太强,盈利水平不保,外商电力企业已经经历了不止一次的撤资狂潮。总之,火力行业的潜在进入者比较少,对国内火电竞争格局基本没有影响。
参考资料
- 1.中国火力发电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